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是深化改革發展的重要之年,做好金融綜治和平安金融工作至關重要。今年廣東省金融系統綜合治理和平安金融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會議、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省委政法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完善制度體系,創新方式方法,加強宣傳教育,抓好工作落實,著力推動全省金融系統綜合治理和平安建設工作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確保全省金融安全和社會經濟穩定,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
一、加強黨對金融綜治和平安金融工作的領導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要通過專題學習、講座、培訓班等形式,認真學習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科學內涵和核心要義,與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結合起來,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更加自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工作。
(二)學習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認真學習和嚴格執行《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的規定,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本單位金融綜治和平安金融工作的制度機制。充分利用工作簡報、微信微博、網站、社交媒體等方式,加強對《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內容的宣傳解讀,在全省金融系統掀起學習的熱潮,創造濃郁的學習氛圍。
(三)實行專業化能力提升工程。要圍繞化解矛盾糾紛、打擊違法犯罪、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加強內部管理等平安金融工作,開展多形式、分層次、全覆蓋的全員培訓,培養講政治、懂業務、能實操的復合型金融綜治人才。通過學習培訓,彌補知識弱項、能力短板、經驗盲區,把學思踐悟成果轉化為金融綜治和平安金融工作質量效率提升的實效。
二、落實金融綜治維穩工作責任制
(四)壓實責任主體。要加強對金融綜治和平安金融工作的領導,切實將金融綜治和平安金融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本單位重點工作規劃,并作為衡量各金融機構“一把手”和領導干部政績的重要內容。各金融機構的班子會議要專題研究部署金融綜治和平安金融工作。
(五)健全責任體系。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健全落實各金融機構“一把手”負第一責任、分管領導負主要責任、其他班子成員“一崗雙責”、部門負責人負直接責任的金融綜治領導責任體制,切實承擔起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各金融機構負責金融綜治和平安金融工作的牽頭部門要進一步細化各業務條線在本單位金融綜治和平安金融工作中的具體職責。
(六)明確責任目標。要根據省金融綜治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組織召開本單位、本系統2019年度金融綜治和平安金融工作會議,貫徹落實各項工作任務。要制定本單位2019年金融綜治和平安金融工作要點。各地市金融綜治領導小組組長與轄屬金融機構“一把手”要簽訂2019年綜治目標管理責任書,各金融機構的分支機構、各業務條線和各部門要逐級簽訂2019年綜治目標管理責任書。
(七)健全金融綜治責任實績檔案。要建立健全金融綜治成員單位述職、工作報告、實績檔案等制度,各金融機構主要負責人將履行金融綜治和平安金融工作的領導責任情況作為年度述職報告的重要內容,并逐級建立金融綜治工作實績檔案。
三、推進金融行業綜合治理和平安金融創新項目建設
(八)完善金融綜治和平安金融工作協調機制。要充分發揮好各地市金融綜治領導小組和辦公室職能,加強地方黨政部門、地方金融管理部門、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司法機關以及金融機構之間的溝通協作,統籌好各方資源力量,形成問題聯治、工作聯動、平安聯創的良好局面。各地市金融綜治領導小組要建立本地區金融綜治和平安金融工作的議事工作制度,根據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統籌協調金融綜治和平安金融工作重大事項,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突出問題。
(九)開展金融行業綜合治理和平安金融創新項目試點。各地市金融綜治領導小組要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為牽引,確定并實施一批本地區金融行業綜合治理和平安金融理論和實踐創新項目,經省金融綜治領導小組審核通過后實行試點工作。佛山市金融綜治領導小組要根據《佛山市南海區金融安全示范區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把南海區金融安全示范區建設分解為可量化、可評價的階段性目標,并將南海區金融安全示范區建設的有關情況定期向省金融綜治領導小組報告。
四、強化金融安全維穩和應急處置能力
(十)抓好重要敏感時點的金融安全維穩工作。要以抓好新中國成立70周年、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第二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等重要敏感時點的金融安全維穩工作為重點,加強重要部位、重點崗位、重要風險點的安全管理和風險排查,切實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門,辦好自己的事”。
(十一)嚴格規范各類金融亂象。持續開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對P2P網絡借貸、違法違規金融廣告、無證經營支付機構、校園貸等開展綜合治理;大力打擊高利貸、非法集資、非法證券期貨、非法大宗商品交易場所等其他新型涉眾領域非法金融活動,堅決打擊披著民間借貸外衣或冒充小額貸款公司發放網絡貸款的形式,通過虛增債務、偽造證據、惡意制造違約、收取高額費用等方式非法侵占財物的“套路貸”等新型詐騙行為。
(十二)繼續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要堅持打防并舉、標本兼治,緊盯涉黑涉惡重大案件、黑惡勢力經濟基礎、背后“關系網”“保護傘”不放,集中力量開展重點案件、重點問題、重點地區“三個攻堅行動”,強化打財斷血、打傘破網,堅決鏟除威脅政治安全、把持基層政權等10類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黑惡勢力,堅決鏟除黑惡勢力毒瘤,堅決打贏2019年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攻堅戰。
(十三)開展打擊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專項行動。要加強對電信詐騙、洗錢、恐怖融資、地下錢莊、制作販售假幣、非法買賣銀行卡、非法證券期貨活動、共享經濟等各種金融犯罪活動的追查,強化跨區域、跨部門協作配合,聯合司法機關從快、從重、從嚴處置各類違規行為,堅決防止因涉眾型金融犯罪案件引發大規模群體性事件和個人極端案事件。
(十四)做好追贓挽損、維護穩定工作。將打擊金融犯罪與化解風險、維護穩定統籌起來,綜合運用人民銀行征信管理系統、綜合民事、刑事等法律手段,構建系統化的追贓挽損工作體系,加快涉案資產處置返還進度,減輕投資者損失。
(十五)探索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綜治和平安金融工作磋商及應急機制。以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監管協調溝通機制為契機,加強與港澳金融監管部門及金融機構的溝通聯系,探索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平安金融工作相關機制,探索建立系統性風險預警、防范和化解體系,有效預防影響社會穩定的擠提、重大災害、重大事件輿情等突發事件,共同維護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安全。
五、加強金融綜治考評管理和重點治理
(十六)做好對全省金融機構的年度考評。根據《廣東省金融系統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暨平安金融創建工作考評辦法》,采取金融機構自評和考評組核查相結合的方式,做好對全省金融機構的金融綜治和平安金融創建工作考評,并將考評結果同時抄送廣東省委政法委和被考評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及行業主管部門。
(十七)完善金融綜治考核評價體系。要進一步發揮金融綜治考評導向作用,完善本單位、本系統的金融綜治考評工作體系和工作機制,加大關鍵項目的分值權重,不斷提高金融綜治和平安金融考評的精準性和時效性。
(十八)完善金融綜治問責機制。對于出現重大金融事故案件、社會群體性事件安全隱患大幅增加、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投訴大幅上升等問題,或連續多個季度出現一種或多種問題的金融機構,按照嚴重程度和次數進行約談關注、通報警示、掛牌整治及一票否決。
(十九)開展“回頭看”專項檢查。要開展對2017年度考評排名靠后、限期整改的金融機構“回頭看”專項檢查,以及對2018年度考評不合格、限期整改的的金融機構的集中約談。
六、提升金融風險預測預警預防能力
(二十)完善金融監管信息共享和情報會商機制。加大對交叉性金融產品、跨市場金融創新的監管協調和信息共享力度,強化對資金源于銀行體系的各類交叉金融業務的功能化、穿透式監管。完善金融綜治重大事項報告和風險信息統計制度的體系和標準,強化對金融綜治風險的分類分級和監測預警。
(二十一)加強金融風險研判和預警。建立健全金融行業風險研判機制、決策風險評估機制、風險防控協同機制、風險防控責任機制,密切關注產能過剩行業、銀行業資產質量、農合機構、地方政府債務、資本市場、房地產、地方各類交易場所、交叉性金融業務及非法集資等領域風險,切實摸清風險底數。
(二十二)穩妥處置各類風險點。針對排查出的風險點,建立風險臺賬,制定階段性工作目標和任務,優先處理可能影響經濟社會穩定和引發系統性風險的問題,著力化解存量風險,管控增量風險,遏制各類矛盾疊加升級產生的變量問題,確保金融風險不累積、不擴散、不升級。
(二十三)探索建立金融從業人員誠信記錄和“黑名單”。對于金融從業人員勾結黑惡勢力進行銀行違規授信、證券市場內幕交易和利益輸送、保險公司套取費用等違法違規行為,通過金融從業人員誠信記錄和“黑名單”方式,完善失信懲戒與監管約束機制。
(二十四)加強群防群治。要綜合運用各類媒體資源,
通過教育培訓等方式,幫助廣大人民群眾樹立“自享收益、自擔風險”的投資理念,減少非理性投資沖動。要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金融風險治理的積極性,建立舉報平臺,落實獎勵舉報制度,促進群防群治。
七、不斷加強金融綜治基礎設施建設
(二十五)推進金融綜治信息化建設。省級層面要加快廣東省金融綜治和平安金融工作業務信息報送系統建設,加快實現與全部省級金融機構金融綜治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數據利用,不斷提升全省金融領域公共安全的科技化、專業化水平。
(二十六)健全金融機構安全信息及警情聯網聯動體系建設。協同公安部門建立突發事件聯合工作機制,加強金融機構視頻監控系統、入侵報警系統、出入口門禁控制系統等設施的智能融合,確保重點部位、重要場所技防的全覆蓋,逐步編織一張覆蓋全省金融系統的公共安全監控網,為實現金融系統監控接入全省“雪亮工程”做準備。
七、提升金融綜治的調查分析水平
(二十七)加強金融風險預警機制研究。密切關注新形勢新產業新業態給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帶來的影響和挑戰,及時分析全省金融系統在金融綜治和平安金融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原因和趨勢,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議。
(二十八)開展金融綜治和平安金融工作專題調研。按照省委省政府“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的工作要求,以調查研究為抓手,深入開展“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調研活動,撰寫各金融機構“一把手”署名的“平安金融建設專題”調研文章,加強新時代金融綜治和平安金融工作戰略設計和整體謀劃,努力把調研成果轉化為制度和工作成果。調研課題包括《黨對金融綜治和平安金融工作絕對領導的實現形式研究》、《加強市域金融系統綜合治理現代化試點研究》、《總結提煉新時代平安金融“楓橋經驗”》、《防范涉眾型金融風險和群體性事件的政策策略研究》。
(二十九)加強平安金融創建工作經驗交流。總結推廣金融行業綜合治理和平安金融工作方面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和工作成效,定期報送工作簡報和工作動態,為繼續深入推進創建工作積累素材。
八、加強新時代平安金融工作宣傳
(三十)開展主題宣傳。緊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條主線,通過公共媒體、社交媒體、網點及網站等渠道,大力開展“2019年平安金融宣傳月”進企業、進校園、進農村、進社區、進機關活動,向社會公眾廣泛宣傳全省金融系統在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和深化金融改革的新進展新成效,唱響共產黨好、新中國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好的主旋律。
(三十一)開展“廣東平安金融感動人物”評選活動。組織金融機構開展“廣東平安金融感動人物”評選活動,樹立全省平安金融工作先進典型,在全省金融系統上下掀起弘揚正氣、贊頌真情、倡導真善美的熱潮,形成發現感動、傳遞感動、創造感動的良好氛圍。
2019年,各單位要緊扣新時代新使命,適應新矛盾新變化,積極推進制度、機制、方法、手段創新,確保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的局面進一步鞏固,服務和保障廣東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能力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