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專家診股陷阱:一些不具有相關證券業務資格的機構或所謂的分析師,通過在電視、廣播等省市官方媒體制播證券節目、廣告,以專家、老師免費診股或免費提供金股為誘餌,引誘投資者發送短信或撥打其提供的熱線電話,獲取投資者的電話號碼后再通過業務員電話營銷話術誘騙投資者入會,非法提供薦股等服務,詐取會員費、服務費。
2、炒股軟件陷阱:一些所謂軟件公司、科技公司向投資者推銷炒股軟件、模擬炒股軟件或電子證券刊物等信息產品,宣稱炒股軟件等產品具有專業選股功能,能夠準確把握買點和賣點,同時公司專家團隊通過炒股軟件論壇、手機短信、QQ等渠道向投資者提供專業指導和服務,可以確保投資者盈利。其表面上是推銷炒股軟件,但在后續服務中為客戶提供薦股和股評服務,并收取相關費用,實質是變相從事證券投資咨詢業務。
3、網絡薦股陷阱:一些不具有相關證券業務資格的機構或個人開辦網站或開設炒股博客、QQ群、UC視頻聊天室等網絡互動平臺,發表大量股評和薦股信息,以推薦黑馬、免費薦股及診股、保證收益等為名公開招攬客戶,非法提供薦股服務,詐取會員費、服務費。
4、冒牌機構陷阱:一些不法機構或個人冒充知名的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或證券投資咨詢機構,或使用與知名證券經營機構相似的名稱,通過設立網站或電話營銷,以實施操盤工程或“坐莊”計劃等為名招收會員,吸引投資者成為其會員,接受其證券投資咨詢或委托理財服務。
5、漲停股陷阱:一些所謂私募操盤機構或個人收市后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向投資者推薦明日漲停股,宣稱正在招募實施坐莊計劃,通過推薦漲停股驗證其實力,所推薦的相關股票往往在第二天開盤即漲停,有的甚至連續兩天均漲停,以此引誘投資者,并吸收投資者入會,向投資者收取“做莊費”或咨詢費。投資者接盤后相關個股往往沖高回落并持續大跌導致其被套。
6、私募基金陷阱:一些不法機構開設網站,對外宣稱為合法的陽光私募基金公司,以證券投資管理和企業資產委托管理等為主業,與信托投資公司合作發售證券資產集合產品,募集資金用于證券投資,并每日公布證券資產集合產品的凈值、收益率等指標,引誘投資者購買其產品。其網站往往還有會員薦股等欄目,非法發布薦股和股評信息。
7、代客操盤陷阱:不具有相關證券業務資格的機構或者個人通過網絡、電視、廣播等媒體或電話、短信等公開招攬客戶,宣稱可以提供老師一對一指導和代客操盤,以獲取高額投資收益、保證本金安全為誘餌,獲取客戶賬戶交易密碼代理操作股票賬戶,或者由客戶將資金匯到指定賬戶直接由其統一操作,雙方約定收益按一定比例分紅。投資者將資金打入其賬戶后,不法機構或個人往往宣稱其投資已獲利,并提供虛假的盈利對賬單誘使客戶不斷匯款到指定賬戶。一旦客戶要求分紅或者退款,不法機構或個人往往以各種理由推托,最后玩“失蹤”。
8、項目升級陷阱:不法機構或個人以薦股或私募操盤等名義吸引投資者入會后,不論投資者買賣其所推薦股票的盈虧,往往以升級為高級會員、提供更有經驗的指導老師或參加大資金操盤計劃、操盤項目升級、保證盈利等名目哄騙投資者一再追加費用,詐取投資者資金。
9、補款退賠陷阱:投資者接受不法機構的非法薦股或證券委托理財服務,發現受騙上當、要求相關機構退費賠償時,不法機構往往在反復推托后答應退款,并以操盤項目尚未結束暫時無法結賬或補足資金以完成操盤盈利計劃等為由,要求投資者再補交一定數額的資金湊夠整數后再退款,待投資者打款后即玩“失蹤”。
10、維權收費陷阱:投資者因參與非法證券投資咨詢或委托理財活動遭受損失后,不法分子往往假冒證券監管人員或律師,給投資者撥打電話,以查辦案件和幫忙追回損失為名繼續騙取投資者繳納調查費、風險保證金、好處費、律師費等。